清风不染:【最单纯的诺言既是最纯净的信仰,上帝的门徒却戴着有色眼镜进行精神镇压,拉锯的对峙一石激起千层浪,攫取各自利益的社会群体推波助澜,卑微的人最终被巨浪淹没。生前的愚昧变成死后的圣明,苦守的诺言成为墓志铭,是讽刺更觉痛心!】 罗有有:【属于比较传统的恐怖片,色彩漂亮,三个故事互有关联,前因后果也交待的很清楚,第三个故事要恐怖一些。节奏略慢,中间睡着了几次;还有一毛钱的电脑特效,如果预算真的很低还不如用化妆的!】 小夜子:【黑白的影像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气氛】 猫又½:【第十场,走错地方阴差阳错看到的电影节末班车。女性心理,不够曲折但还算饱满。】 BBCTZ:【顺便怀念了Tristan和巴黎// Comme ils sont méchants les Français!!! 前面欺负傻子的桥段我看得灰常不忍心,Paul和Lucie还笑得花枝乱颤的……不过最后三分钟完全值得加一星~//主题曲完胜!//"M. Brochant est méchant, M. Pignon est mignon",这个倒真贴谱,哈哈】 建良:【比较适合学龄前儿童看】 被嫌弃的二狗子:【在电影7.3分,我咋不信呢】 小崽:【上周见了侯孝贤,心里的敬仰之情喷薄而出,回来闷头又刷了一遍这部。画风散淡、清丽,背后却透着一股对逝去时光与错过机会的耿耿于怀,以及对政治与历史的梳理,分辨。看似是讲“我”,其实还是讲“国”。室内戏的机位并不是台湾新电影典型的横平竖直,但其内敛的神韵和透出来的正派、坚韧精神,却是那阶段华语电影里最出色的。每场戏都不是为了串联拼组核心情节,而是提供给观众“角色们在过着怎样一种生活”,可以称为状态写真。现在再看,八几年这几部侯孝贤电影,确实被是枝裕和学去不少,比如片中停电了-赶紧找蜡烛-蜡烛刚点上就来电了-回头一看老爸死了,道理和《小偷家族》老太太的死一样,再加上屋外的雨,片尾画面外的死者等等。中段奶奶把芭乐抛来抛去那段一下子就看哭了。音乐搓揉心灵,尤其结尾那段。关于视觉叙事,李屏宾+廖庆松无人能敌。】